一篇文章带你了解从康熙到“甲午战争”中间212年的台湾

发布时间:2025-04-26 15:07:24 来源:工程案例

       

  说实话,我从未了解过康熙(康熙二十二年,公元1683年)收回台湾之后,一直到“甲午战争”结束(公元1895年4月17日)清政府被迫签订《马关条约》把台湾岛割让给日本,这中间有长达212年。从康熙起算,历经了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共七位清朝皇帝。当然后面还有一个宣统,但甲午战争和签订《马关条约》都是光绪在任期间发生的,没宣统什么事,而且宣统在位那3年,别说台湾了,自己的死活都顾不过来呢。

  这212年间,台湾什么样?有啥重大历史事件?台湾的经济、文化和民众的生活又是什么样?带着这个好奇心,我收集三天资料去学习和了解。中间有询问过身边的朋友,无一说得上来这期间对台湾有什么印象,包括我自己在内,好像这段历史中的台湾,完全是真空状态,真的是一点不了解。原本只是想自己学习了解一下,后来发现还是有很多值得记录下来的,所以我就整理成了这篇文章,分享给大家一块儿来看看这212年间的台湾。

  之后,康熙设立了台湾府,正式纳入大清国的版图和行政区划,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,台湾不是省级行政区划。台湾付之下设立了三个县:分别是台湾县(今台南)、凤山县(今高雄)和诸罗县(今嘉义),府治(也就是知府衙门在东安坊)。第一任知府叫蒋毓英(浙江诸暨人),这是大清国第一任台湾的行政长官,推测可能是从四品或正四品(相当于今天的厅局级或副部级干部了,官不小了。)

  清政府在台湾有驻军,设总兵1人(相当于现在的军长啦,差不多,管1万呢),副将2人,兵8000人,澎湖群岛设副将1人,兵2000人。在战略要地修建炮台。严防荷兰等外族殖民势力来犯。

  在清政府的统治下,蒋毓英的管理下,台湾重点发展农耕,开垦荒地,到康熙四十九点的时候耕地面积达到34.4万亩,比郑经时期增加了50%,稻米年产量超百万担,成为了“重要粮仓”。那会大陆人要去台湾,貌似也需要办一个类似“港澳通行证”的一个证件,而且不允许带家属去,去干嘛,去务工务农,等于过去的都是劳动力。而且那会不让移民去台湾原住民的地方生活,但过去的都是单身男性为主。竟光棍,所以康熙年间,台湾的人口增长不升反降。

  哎呀,可怜的雍正啊,才在位13年,他可没忙着和甄嬛卿卿我我啊,那是电视剧瞎编的。雍正这13年干了别的皇帝30年的活。线年的台湾也有一些变化。先是雍正新增设了彰化县(现在的彰化市)与淡水厅(新竹市)。基本上就把全台湾都管理起来了。而且雍正开化啊,允许大陆移民带着家属一起过去了。几年间台湾移民过去的大陆人就有40多万了。而且搞了税制改革,原理的税负只有大陆的1/3,雍正又搞了“摊丁入亩”,废除了原来的人头税。那可真省不少税钱和粮食,老百姓很开心啊。所以拼命占地方耕地。所以引发了汉族和台湾原住民土地争夺,就是著名的“土牛沟”划分汉番界线。(这个上学的时候还真听说过)反正那会,台湾算是真的兴盛起来了。人口也明显的增加了。

  弘历大哥行,相当厉害了,在位时间差点超过他爷爷,活了89,整个清朝最长寿的皇帝,真的是比现在很多老人都活得长。乾隆时期的台湾,全面开放了贸易,和大陆的泉州、福州航线成为最热门的航线,台湾的蔗糖出口量达到了1亿斤,成为亚洲最大的糖产区。富商大贾垄断糖业,出现“业主—佃户”分层,60%农民沦为佃农。南部稻米产量提升,耕地面积较明郑时期增长5倍。至乾隆末年,台湾汉人已超200万,大陆移民台湾的汉人与平埔族通婚现象增多,形成“熟番”文化,但汉番矛盾仍存。在文化方面,科举兴盛,全台举人增至533名,台南崇文书院等官办书院兴起,朱子学成为主流。

  虽说短短24年,但台湾随着人口的增加,东部地区开始开发了,开垦了宜兰,大面积种植甘蔗。这样一个时间段的台湾,耕地开发接近饱和,导致漳州、泉州、广东、客家与台湾地区的民众因争夺土地资源经常发生大规模械斗。同时,正常的航运贸易,已经不能够满足台湾富商了,涌现出大批的走私贸易,鹿港、淡水成为樟脑、茶叶走私中心,吸引英商渗透。同时,海盗蔡牵多次袭扰台湾沿海,1805年清军联合乡勇击退其舰队。蔡牵是谁?附件同安人,从乾隆年间就下海为盗,到嘉庆年间一直活跃在东南海上的著名海盗和反清领袖。后来1809年被清军剿灭。在文化方面,民间信仰普及,全台寺庙超千座,妈祖绕境、中元普渡成为全岛性节庆。

  这30年,是台湾开始走下坡路的开始。道光年间台湾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当时的鼎峰,农业是当时台湾的主要产业,稻米、甘蔗、茶叶等作物的种植培养面积逐步扩大,产量也在逐年提高。此外,台湾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。成为了亚洲最最重要的贸易、港口和航运。随着与大陆的交流日益频繁,台湾的文化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。台湾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。人们喜欢观看戏曲表演。当然,道光年间标志性的历史时间,大家都知道,就是1840年的战争,对台湾的影响很大,外国殖民者的多次侵略。时任台湾兵备道的姚莹积极备战,组织台湾军民击退敌军五次进犯。

  为啥放一起,咸丰才在位勉强11年,同治才在位勉强12年,清政府的沦落让台湾加快了走向殖民的步伐。1858年《天津条约》将台湾(安平、淡水)列为通商口岸,1860年《北京条约》开放安平、淡水,茶叶出口占外贸60%,洋行控制茶叶、樟脑贸易。1865年,西方文化入侵,英国长老教会设台南医馆,引入西医;传教士创办双语学校。哦对了,还有值得一提的是,1863年,基隆煤矿引入机械化开采,成为近代工业萌芽标志。

  随着西方文化和近代工业的影响,台湾比封闭的清政府的变化要快得多。1885年台湾建省,刘铭传推行土地清丈,田赋收入翻三倍;1887年基隆—新竹铁路通车,为中国第二条铁路。1894年进出口总值达1426万海关两,樟脑产量占全球70%。新式教育:1887年设西学堂、电报学堂,培养技术人才;传统书院逐渐转型。1891年设立邮政总局,全台邮路达900公里。

  但是在1874年,日本借牡丹社事件侵台,啥?不了解这段历史?没事,我粗略地介绍一下,这事是1871年发生的,琉球(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:叫琉球国),他们给清政府上贡返航的时候遇到了台风,船漂泊到了台湾,船上69人当中3人溺死,剩下的人就登陆找粮食,有54人被台湾原住民杀害,仅12人生还。日本借这事开始找茬,非说琉球是他们日本的领土,台湾杀害的是他们日本的国民,借着这个荒诞的理由在1874年大举出兵台湾。

  台湾居民得保家卫国啊,但是打过不日本的现代化军事装备啊,就往山里跑,躲起来,打游击,日本人屡遭伏击,死伤严重,进退两难,撤,不打了。找清政府谈判去。我们这迂腐的清政府啊,赔了五十万两白银不说,还在合约上承认了日本是保护琉球百姓而进湾。这不等于把琉球拱手送给日本了嘛。这日本一看,呀,清政府这么好欺负?图谋台湾的野心更大了。直到1894年7月开始了甲午战争,到第二年的4月,清政府就彻底失败了。被迫签下了《马关条约》 ,《马关条约》内容是啥?中国承认朝鲜“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”;将辽东半岛、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(包括)、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;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;开放沙市、重庆、苏州、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。

  哎,从1895年到现在,整整130年了,台湾啊,现在中国很强大了,14亿国人盼着你们回来啊!

  你别说,之前还线多年的台湾,更不知道“牡丹社事件”。哎,130年了。真心希望能早点把台湾收回来。

  近日,非常关注的山西“订婚案”二审公开宣判,“驳回上诉,维持原判”的裁定引发广泛讨论,中国妇女报连发三篇评论文章。

  有记者问:据多家报道,消息的人偷偷表示,特朗普政府正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几个国家施压,要求其他几个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,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。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?答: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。

  随着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,两国之间大宗商品的贸易流向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:以大豆为例,分析人士指出,巴西有望进一步巩固中国最大大豆进口来源国的地位。美国大豆种植户警告,美国大豆可能将永远失去中国市场。

  美媒:三位美国前总统发声批评特朗普政府,美政府一意孤行必然会招致反对。

  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美国国务院全面重组计划公布,将大幅裁员;“信号门”持续发酵,国防部内部震荡不断;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说将减少管理该机构的时间,多关注特斯拉……近期,美国联邦政府可谓新闻不断,争议和批评声此起彼伏。

  白宫近期曾多次表示与墨西哥、日本、欧盟等方的贸易谈判取得所谓“重大进展”。但各方却接连否认了美方的说法。怎么样看待目前与美国接触过的各方的态度?‍‍‍‌‍‍‌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:目前,针对美国实施的征税政策,世界其他经济体和国家的态度大致可划分为三类。

  饿了么:逐步取消外卖超时扣罚(九派新闻) #外卖 #打工人 #骑手 #外卖小哥 #外卖员

  性侵类刑案专题讲座之二 #大同订婚案件 二审宣判后,应广大网友邀请开设《性侵类刑事案件专题讲座》,不针对个案,请不要过限解读。今天第2讲《被害人陈述与报案录像视频》……

  4月,美国政府挥舞“关税大棒”,国际金价再度刷新历史上最新的记录。在这场全球贸易格局的震荡中,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持续升温,此时,一桩关于美国黄金储备的“罗生门”事件吸引了人们的目光。作为美国最大的黄金储备库,位于肯塔基州的诺克斯堡金库到底有没有黄金?有多少黄金?

  商人称遭民警逼迫签下1200万元《调解协议》,被羁押8个月后检方不予起诉

  因为一起《购销合同》纠纷,河南郑州商人陈嵩被合同另一方李某庆以其涉嫌诈骗为由,于2023年3月向河南开封杞县公安局报案。同年4月,杞县公安局经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,作出不予立案通知书。同年8月,李某庆再次报案。